我在邕城建地鐵--“云端”上的堅守
每當經過南寧地鐵繁忙的施工場地,你的目光一定會被一臺臺橘紅色的大型起重設備所吸引。在常人眼中,操作機械是男同志的專利,但當你走進南寧地鐵建設工地你會發(fā)現(xiàn)其中不乏女同志忙碌的身影。讓我們將鏡頭對準這些堅守在工地“云端”上的女同志,一同感受她們勞動中的風采。
舉重若輕、堅守“云端”的龍門吊司機張梅
龍門吊是很多建筑工地必備的起重設備,龍門吊操作屬于高空作業(yè),工作地點就在15米高不足兩平方米的狹小駕駛室內。要上去首先要爬一段開放式的直梯,然后是坡度近70度的樓梯,第一次上去的人多少都會有點心驚膽戰(zhàn)。
作為5號線02標5工區(qū)為數(shù)不多的女性,張梅并沒有覺得自己是特殊的一個。為了能與丈夫相互照顧,不兩地分居,2014年她跟隨丈夫從四川來到南寧,在南寧地鐵1、2、3、5號線建設工地上都留下了他們忙碌的身影。認真、負責是主管領導對他們的評價,樂觀、向上是他們在職工心中留下的最深印象。
隨著一聲清脆的鈴響,張梅一邊聽著信號員指揮一邊觀察周圍情況,操作著龍門吊在軌道上行滑動。高空中操作起重時非??简炓暳图记桑懘笮募毘蔀椴僮魉貍涞奶刭|。張梅說,第一次爬龍門吊時她的腿也有點發(fā)抖,現(xiàn)在早已習慣。只見她在15米高的駕駛室內按指令,將盾構管片從地面吊入20多米深的井內,全程站著操作,并時不時俯下身子觀察下方的情況。
龍門吊班組一天分成兩個班次,白班和夜班,張梅的丈夫工作的泥漿循環(huán)處理站同樣也分白班夜班。因此,同在一個工地的他們卻不是每天都能見面,但是他們從不抱怨。有些時候,短暫的午飯時間是他們一天當中為數(shù)不多的相處時光,聊到在四川老家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,身為父母,無法陪伴兒女成長他們心中萬般愧疚,但讓他們欣慰的是女兒很懂事,學習成績在班里也名列前茅。
相互守望,默默奉獻的塔吊司機李和先
工地上另外一個“大塊頭”就是塔吊。相比在地面上和基坑里干活的工友,塔吊司機可以算是“最接近太陽”的人了。
和張梅一樣,李和先也是在2014年選擇跟隨丈夫從馬山縣來到南寧工作,2017年來到4號線金陽站、那洪立交站駕駛塔吊,2018年被4號線01標2工區(qū)評為年度行為安全之星。
李和先每天都要在垂直的梯子上攀爬,讓人驚訝的是,普通人嘗試爬上幾米都會感覺很驚險,她竟然能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里就爬到25米高的塔頂,連工地里的男同志都非常佩服,大家都叫她“空姐”。她的主管領導對她的評價是:認真負責、技術精湛、任勞任怨。
在高空中作業(yè),操作中如果出現(xiàn)稍許偏差,都有可能在空中造成很大幅度的擺動,影響施工效率甚至造成事故,因此容不得半點馬虎。所以,李和先說操作塔吊時最重要的是沉著冷靜、全神貫注。正是因為這份認真負責的態(tài)度,她操作的塔吊未發(fā)生過任何掉落事故。
女塔吊司機少見,夫妻都是塔吊司機就更少見。李和先的丈夫也是一名塔吊司機,他們在同一個工地工作,但是大多數(shù)時間卻只能在塔吊上遙遙相望。雖然馬山離南寧不算太遠,但是因為工作的原因,他們難得回一趟老家看望已經上幼兒園的女兒。
冬日寒風刺骨,夏日烈日炎炎,塔吊司機不容易,塔吊女司機就更不容易,不僅僅是因為徒手攀爬和高空作業(yè)的危險性,女性從事這份工作還有許多的不便之處,上廁所就是最大的不方便之一,所以像李和先一樣的塔吊女司機只能少喝水,時間一長就容易患口腔潰瘍,而且工作時需長期保持坐姿,腰和頸椎也經常疼痛。但是面對這些困難李和先并沒有退縮,她說在塔吊上看著地鐵站一天天建起來很有成就感,苦點累點不算什么。
張梅和李和先在千千萬萬的地鐵建設者中或許并不起眼,平凡又普通,但是她們卻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用平凡書寫著不平凡的故事,她們就是千千萬萬邕城地鐵建設者的縮影。